很多媽咪都問:「寶寶吃蛋白會不會過敏?」
其實,只要掌握時機、方式、觀察三大原則,寶寶就能安全開啟蛋白初體驗唷
1️⃣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吃蛋白?
一般建議寶寶在滿6個月後、已經吃過幾種副食品(例如米粥、蔬菜泥、蛋黃)再開始接觸蛋白。
如果家族有明顯過敏體質,可以等7~8個月後、並先諮詢小兒科醫師再嘗試。
重點是:腸胃要成熟、有良好吞嚥能力時再開始。
2️⃣ 第一次怎麼吃最安全?
闆娘建議遵守「一日一新食材、少量慢增加」原則:
-
第一天只給約1/8顆蛋白的量(約半小匙),完全煮熟後打成泥。
-
選在白天餵食,方便觀察反應。
-
之後連續3天觀察寶寶有沒有紅疹、嘔吐、腹瀉或異常哭鬧。
-
若沒反應,再慢慢增加到1/4顆、1/2顆、最後一整顆。
✅ 小提醒:
蛋白一定要全熟(不透明),不要生蛋或半熟。煮蛋時可將蛋白與蛋黃分開處理,避免混入沒煮熟的部分。
3️⃣ 有過敏反應怎麼辦?
若寶寶在吃蛋白後:
-
出現紅疹、臉腫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 → 立即停止餵食,並觀察。
-
若症狀嚴重(呼吸困難、嗆咳、嘴唇發紫)→ 立刻就醫!
等症狀完全恢復後,請和醫師討論何時再試吃。
有些寶寶要半年~一年後再重新嘗試,這時可從「烘焙類含蛋產品」(如鬆餅、吐司)先開始,通常較容易接受。
4️⃣ 闆娘小叮嚀
-
蛋白過敏並不代表一輩子不能吃!
很多寶寶到1~2歲就會自然脫敏。 -
給蛋時一次只嘗試一種新食材,不要同時混太多。
-
若寶寶完全不能吃蛋,也別擔心~蛋白質可以從魚、豬、雞、豆腐中補足營養。
💬 闆娘貼心話
副食品的路上,難免會有小驚嚇。
但只要循序漸進、細心觀察、相信寶寶的成長節奏,
多數孩子都能慢慢接受蛋白、健康長大。
讓我們一起陪著寶寶勇敢邁出「第一口蛋白」吧 。